【年逾古稀的意思是什么啊】“年逾古稀”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于描述年龄较大的人。它不仅体现了对长者的尊重,也蕴含着对人生阶段的深刻理解。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以下将从定义、来源、用法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加以呈现。
一、定义与解释
“年逾古稀”中的“年逾”意思是“超过”,“古稀”指的是古代七十岁的人被称为“古稀”。因此,“年逾古稀”整体意思是:年龄超过七十岁。这个词语多用于形容老年人,尤其是年纪较大、生活经验丰富的人。
二、词语来源
“古稀”一词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诗表达了在古代,七十岁是极为少见的高龄,因此“古稀”便成为七十岁的一种尊称。
三、使用场景与语境
- 正式场合:如颁奖典礼、表彰大会等,用来表示对年长者的敬意。
- 文学作品:常出现在小说、散文中,描写老人的生活状态或性格特点。
- 日常交流:用于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如“他年逾古稀,仍精神矍铄”。
四、常见搭配与例句
搭配方式 | 例句 |
年逾古稀的老人 | 那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依然坚持每天晨练。 |
年逾古稀的爷爷 | 我的爷爷年逾古稀,但依旧思维敏捷。 |
年逾古稀的长者 | 在社区活动中,年逾古稀的长者们总是受到大家的欢迎。 |
五、与其他相关词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适用对象 |
老当益壮 | 年纪虽大,但更加有活力 | 中老年男性 |
风烛残年 | 生命临近尽头 | 体弱多病的老人 |
桑榆晚景 | 晚年的美好生活 | 普通老年人 |
年逾古稀 | 年龄超过七十岁 | 所有老年人 |
六、总结
“年逾古稀”是一个带有敬意和文化内涵的词语,主要用于描述七十岁以上的人群。它不仅是一种年龄的描述,更是一种对长者智慧与经验的认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许多人在七十岁后依然健康、活跃,因此“年逾古稀”也逐渐成为一个积极的象征。
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含义 | 年龄超过七十岁 |
来源 | 出自杜甫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 |
使用场景 | 正式场合、文学作品、日常交流 |
常见搭配 | 年逾古稀的老人、爷爷、长者 |
相关词语 | 老当益壮、风烛残年、桑榆晚景 |
文化意义 | 表达对长者的尊重与敬意 |
如果你在阅读或写作中遇到“年逾古稀”这个词,希望以上的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