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脱颖而出的释义脱颖而出的成语解释

2025-09-28 00:21:51

问题描述:

脱颖而出的释义脱颖而出的成语解释,有没有大佬在?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00:21:51

脱颖而出的释义脱颖而出的成语解释】“脱颖而出”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众多竞争者中表现突出、显露头角。该成语源自古代典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应用价值。以下是对“脱颖而出”的详细释义及成语解释。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脱颖而出
拼音 tuō yǐng ér chū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后引申为“脱颖而出”。
字面意思 针尖从布袋中露出,比喻才能或才华显露出来。
引申含义 形容人在群体中表现出色,脱颖而出,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使用场景 常用于表扬某人能力出众、表现优异,尤其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
近义词 脱口而出、崭露头角、出类拔萃
反义词 默默无闻、埋没人才、韬光养晦

二、成语解释详解

“脱颖而出”最早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的一位谋士——毛遂。当时,平原君要选二十名门客去楚国求援,但只选了十九人,剩下一人就是毛遂。毛遂主动请缨,并在谈判中表现出色,最终成功说服楚王出兵援助赵国。事后,平原君称赞他说:“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后来,“脱颖而出”便用来形容像毛遂一样,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才能的人。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个人能力的显现与突破,不仅仅是指外在的表现,更是一种内在实力的体现。它适用于多种场合,如职场晋升、学术成就、艺术表演等。

三、使用建议与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适合用于描述个人或团队在竞争中表现出色的情况。

2. 语气适度:虽然“脱颖而出”是褒义词,但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避免过度夸张。

3. 搭配得当:常见搭配如“脱颖而出的人物”、“脱颖而出的表现”等,注意语法结构合理。

四、结语

“脱颖而出”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对优秀个体的肯定与鼓励。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唯有不断积累、勇于展现自己,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保持努力与自信,终将有机会“脱颖而出”。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成语“脱颖而出”的传统释义与现代用法进行整理与归纳,结合历史背景与现实应用场景,力求提供清晰、准确、易懂的解释。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