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是什么】《书戴嵩画牛》是唐代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篇寓言性散文,文章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表达了对艺术创作中“细节决定成败”的深刻思考。本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画家戴嵩在画牛时因忽略细节而被牧童指出错误的故事,寓意深刻的道理。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 四川有一位叫杜处士的人,喜爱书画,收藏的珍品有上百件。 |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 有一幅戴嵩画的《牛》图,他特别喜爱,用锦缎装裱,玉轴卷起,常常带在身边。 |
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 一天,杜处士晒书画,有个牧童看见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的是斗牛啊!牛斗的时候,力气在角上,尾巴夹在两腿之间,现在这牛却摇着尾巴斗,错了。” |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 杜处士笑着认为他说得对。古人说:“耕田应当问农夫,织布应当问女工。”这个道理是不能改变的。 |
二、内容解析
这篇文章虽短,但寓意深远。苏轼借牧童之口,指出艺术创作中不能忽视生活经验的重要性。戴嵩作为著名画家,虽然技艺高超,但在画牛时忽略了牛在争斗时的真实状态,结果被一个牧童指出错误。这说明:
- 艺术来源于生活:画家必须深入观察生活,才能真实再现事物。
- 谦虚学习:即使是有名的艺术家,也不能轻视普通人的意见。
- 实践出真知:牧童虽出身平凡,但因为长期接触牛,所以能指出画中的错误。
三、总结
《书戴嵩画牛》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通过一个小故事传达了深刻的道理。它告诉我们:艺术创作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同时,不应轻视任何人的意见,因为真理往往来自最朴实的观察。
重点内容 | 说明 |
故事背景 | 杜处士收藏戴嵩的《牛》画 |
关键人物 | 戴嵩(画家)、牧童(指出错误) |
核心观点 | 艺术源于生活,实践出真知 |
启示 | 不可轻视普通人意见,应保持谦逊态度 |
如需进一步探讨《书戴嵩画牛》的文学价值或其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