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浙江之潮注音及解释】《浙江之潮》是一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古代散文,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是学习古文的好材料。本文将对《浙江之潮》进行注音与释义,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便于理解与记忆。
一、原文节选
>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山来,重楼翠嶂开。”盖天地为之惊骇,万物为之震颤。
二、注音与解释
| 原文 | 注音 | 解释 |
| 浙江 | zhè jiāng | 钱塘江,位于浙江省境内 |
| 之 | zhī | 助词,的 |
| 潮 | cháo | 潮水,海水的涨落现象 |
| 天下 | tiān xià | 全世界,世间 |
| 之 | zhī | 的 |
| 伟观 | wěi guān | 壮丽的景象 |
| 也 | yě | 句末语气词,表肯定 |
| 自 | zì | 从 |
| 既望 | jì wàng | 农历十六日,即月圆之后一日 |
| 以 | yǐ | 相当于“到” |
| 至 | zhì | 到 |
| 十八日 | shí bā rì | 农历十八日 |
| 为 | wéi | 是 |
| 盛 | shèng | 繁盛,盛大 |
| 方 | fāng | 当……的时候 |
| 其 | qí | 它,指潮水 |
| 远出 | yuǎn chū | 从远处出现 |
| 海门 | hǎi mén | 钱塘江入海口,称为“海门” |
| 仅 | jǐn | 只有,仅仅 |
| 如 | rú | 像 |
| 银线 | yín xiàn | 白色的线条,形容潮水初起时的样子 |
| 既而 | jì ér | 不久之后 |
| 渐近 | jiàn jìn | 渐渐靠近 |
| 则 | zé | 就 |
| 玉城 | yù chéng | 像玉砌成的城墙,形容潮水奔腾之势 |
| 雪岭 | xuě lǐng | 如雪的山岭,比喻潮水翻滚如山 |
| 际天 | jì tiān | 接近天空 |
| 而来 | ér lái | 来到 |
| 大声 | dà shēng | 鼓声般的巨大声响 |
| 如 | rú | 像 |
| 雷霆 | léi tíng | 雷声和闪电,比喻巨大的声音 |
| 震撼 | zhèn hàn | 震动、摇撼 |
| 激射 | jī shè | 冲击、喷射 |
| 吞天 | tūn tiān | 吞没天空,形容气势宏大 |
| 沃日 | wò rì | 洗刷太阳,形容潮水冲击猛烈 |
| 势 | shì | 气势 |
| 极 | jí | 非常,极其 |
| 雄豪 | xióng háo | 威武豪迈 |
| 杨诚斋 | yáng chéng zhāi | 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 |
| 诗云 | shī yún | 诗中说 |
| 海涌 | hǎi yǒng | 海浪翻涌 |
| 银山 | yín shān | 白色的山,形容潮水如山般高耸 |
| 来 | lái | 来 |
| 重楼 | chóng lóu | 层层叠叠的楼阁 |
| 翠嶂 | cuì zhàng | 青翠的山峰 |
| 开 | kāi | 打开,显现 |
| 盖 | gài | 表推测,大概 |
| 天地 | tiān dì | 天和地 |
| 为之 | wèi zhī | 因此 |
| 惊骇 | jīng hài | 惊慌害怕 |
| 万物 | wàn wù | 一切事物 |
| 为之 | wèi zhī | 因此 |
| 震颤 | zhèn chàn | 颤动 |
三、总结
《浙江之潮》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美感。文章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与赞美。
| 项目 | 内容 |
| 文章出处 | 古文片段,出自宋代或更早文献 |
| 主题 | 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色 |
| 语言风格 | 简练、形象、富有气势 |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线”“玉城”)、夸张(如“吞天沃日”) |
| 情感表达 | 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与敬畏 |
| 学习意义 | 提高古文阅读能力,感受古典文学之美 |
如需进一步拓展内容,可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地理知识或作者生平进行深入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