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的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的,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5 14:57:03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的】一、

这段话出自《论语·学而篇》,是孔子对君子修身立德的教诲。原文为:“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内涵丰富,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个人修养、交友原则和自我反省的重视。

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以下几个核心要点:

1. 君子应庄重自持,否则难以树立威信;

2. 学习要深入,不能浅尝辄止;

3. 以忠诚和诚信为根本;

4. 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为友;

5. 犯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

这些观点不仅适用于古代士人,也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二、关键点解析与表格展示

序号 原文内容 解释与理解 现代启示
1 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若不庄重严肃,就难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与敬畏 为人处世需有分寸,言行得体,方能获得他人认可
2 学则不固 学习如果不深入,就会流于表面,难以稳固 学习贵在坚持与专注,避免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3 主忠信 以忠诚和诚信为核心价值 在人际交往中,诚信是立身之本,也是建立信任的基础
4 无友不如己者 不与品德、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为友 选择朋友要慎重,与优秀的人同行,有助于自身成长
5 过则勿惮改 犯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 自我反思与改正错误的能力,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标志

三、结语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段话不仅是孔子对理想人格的描述,更是对现实生活中如何做人、做事的深刻指导。它提醒我们: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仅要庄重稳重,还要不断学习、坚守诚信、择善而交,并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在职场、家庭还是社会交往中,保持谦逊、勤奋、诚实与自省,都是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