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卓绝的意思】“艰苦卓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状态。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革命、斗争、建设等重大历史事件中人们所表现出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一、词语解释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 艰苦卓绝 | 形容非常艰难困苦,但依然坚持不放弃,表现出非凡的毅力和勇气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虽有高才,而无贤德,不能成事;虽有忠心,而无智略,亦难立功。然则人之为政,贵在得人,而贵在得道。若能以仁义为本,以忠信为基,则天下可治,国家可安,百姓可富,风俗可美。此乃艰苦卓绝之功也。” | 多用于书面语,尤其是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 |
二、词语构成分析
- 艰:困难、不容易
- 苦:辛苦、劳累
- 卓:卓越、突出
- 绝:达到极点、极端
四个字组合在一起,强调的是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仍能表现出超凡的坚韧与毅力。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发图强、迎难而上 |
| 反义词 | 安逸享乐、轻而易举、一帆风顺、轻松自在 |
四、使用场景举例
1. 历史事件:如“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2. 个人奋斗:如“他从小家境贫寒,但靠着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
3. 企业成长:如“这家公司在创业初期面临重重困难,但通过艰苦卓绝的拼搏,逐渐发展成为行业龙头。”
五、总结
“艰苦卓绝”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人类在面对逆境时所展现出的顽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无论是在历史长河中,还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这种精神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艰苦卓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在表达中更加准确地传达情感与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