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呼吸名词解释】一、说明
“端坐呼吸”是医学术语,常用于描述患者在呼吸困难时采取的一种特殊体位。当患者因心肺功能障碍导致呼吸困难时,往往无法平卧,而选择坐直或半坐位以缓解症状。这种体位有助于减轻肺部淤血、改善通气效率,并减少心脏负担。
端坐呼吸常见于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患者。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改变体位,使膈肌活动更加自由,增加肺部通气量,同时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从而降低心脏前负荷。此外,端坐位还能帮助患者更有效地咳出痰液,改善呼吸道通畅性。
在临床中,端坐呼吸不仅是症状表现,也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位变化和呼吸状况,评估其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端坐呼吸 | 
| 英文名称 | Orthopnea | 
| 定义 | 患者在呼吸困难时采取坐直或半坐位的体位,以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 | 
| 常见病因 | 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水肿等。 | 
| 发病机制 | 改变体位可减轻肺部淤血,改善通气与换气功能;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脏负担。 | 
| 临床表现 | 呼吸困难,尤其在平卧时加重,坐起后缓解。 | 
| 诊断意义 | 反映心肺功能状态,提示病情严重程度。 | 
| 治疗原则 | 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利尿、扩血管、支气管扩张等。 | 
| 护理要点 | 保持舒适体位,监测生命体征,协助排痰,心理疏导。 | 
三、注意事项
端坐呼吸虽然是一种常见的代偿机制,但长期处于此体位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注重综合评估,结合药物治疗与体位调整,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同时,避免过度依赖端坐位,应积极寻找并处理根本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