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有几大类啊】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根据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规定,职业病分为10大类,涵盖多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了解职业病的分类,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意识,做好防护措施。
以下是职业病的详细分类总结:
序号 | 职业病类别 | 简要说明 |
1 | 尘肺病 | 因长期吸入粉尘导致的肺部疾病,如矽肺、煤工尘肺等。 |
2 |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引起的疾病,如放射性肿瘤、白血病等。 |
3 | 职业性化学中毒 | 接触有毒化学品引发的中毒,如铅中毒、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
4 |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 如高温作业中出现的中暑、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振动病等。 |
5 | 职业性皮肤病 | 因接触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导致的皮肤病变,如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
6 | 职业性眼病 | 如电光性眼炎、化学性眼灼伤等。 |
7 | 职业性耳鼻喉疾病 | 噪声性耳聋、职业性鼻炎等。 |
8 | 职业性肿瘤 | 长期接触致癌物引发的肿瘤,如石棉引起的肺癌、苯引起的白血病等。 |
9 | 其他职业病 | 包括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免疫功能异常等。 |
10 | 职业性传染病 | 在特定职业环境中可能感染的传染病,如医务人员接触的乙肝、结核等。 |
以上是目前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分类情况。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劳动者应根据自身工作环境,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风险。同时,用人单位也应依法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条件,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