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翻】一、
《论语》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是孔子对“仁”的根本来源的阐述。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本”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尤其是“孝”与“悌”作为“仁”的基础。
1. “君子务本”:君子应专注于根本,即内在的德行修养。
2. “本立而道生”:如果根本稳固,那么自然会衍生出正确的道理和行为。
3.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孝弟)是“仁”的根本。
这句话体现了儒家重视家庭伦理与道德根基的思想,认为只有从最基本的伦理关系出发,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仁德。
二、核心观点对比表
观点 | 解释 | 儒家思想意义 |
君子务本 | 君子应注重内在修养与根本原则 | 强调道德实践的基础性 |
本立而道生 | 根本稳固后,自然产生正道 | 道德修养需循序渐进 |
孝弟为仁之本 |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 | 家庭伦理是社会道德的起点 |
三、延伸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务本”可以理解为重视个人品德、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感。虽然时代变迁,但“孝弟”所代表的尊重、感恩与和谐关系,依然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
同时,这句话也提醒我们:任何伟大的成就或高尚的品德,都离不开基本的道德根基。忽视了“本”,就容易陷入浮躁与空虚,难以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四、结语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不仅是古代圣贤的教诲,也是现代人修身立德的重要指导。通过践行孝悌,培养仁爱之心,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方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