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房屋属于危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老旧的房屋或者因自然灾害、人为破坏而受损的建筑。这些房屋如果存在安全隐患,就可能被认定为“危房”。那么,什么样的房屋才属于危房呢?以下是对危房定义和判断标准的总结。
一、什么是危房?
危房是指因结构损坏、使用不当、自然老化或外力作用等原因,导致房屋整体或局部失去承载能力,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可能对居住者生命财产造成威胁的建筑物。这类房屋通常不适合继续使用,需要及时进行修缮、加固或拆除。
二、常见的危房类型及判断标准
| 危房类型 | 判断标准 |
| 结构性危房 | 房屋主体结构(如承重墙、梁柱)出现明显裂缝、倾斜、变形等,影响整体稳定性。 |
| 地基基础问题 | 地基下沉、不均匀沉降,导致墙体开裂、门窗变形等现象。 |
| 砖木结构老化 | 老旧砖木结构房屋,木材腐朽、砖体风化严重,承重能力下降。 |
| 水灾、火灾后受损 | 因水浸、火灾等灾害导致房屋结构受损,无法正常使用。 |
| 违章建筑 | 未经批准擅自建设的房屋,可能存在结构不规范、材料不合格等问题。 |
| 使用不当 | 长期超负荷使用、擅自拆改承重结构等行为,导致房屋安全性能下降。 |
三、危房的识别方法
1. 观察墙体裂缝:若墙体出现较大裂缝或倾斜,可能是结构性问题。
2. 检查地面和天花板:地面下沉、天花板开裂可能是地基或屋顶结构出现问题。
3. 闻气味:潮湿、霉味可能暗示墙体受潮或结构受损。
4. 听声音:敲击墙体时声音异常空洞,可能是内部结构损坏。
5. 专业检测:通过专业机构进行房屋安全评估,是最准确的方式。
四、危房的处理方式
- 加固维修:对部分结构损坏的房屋进行加固修复。
- 改造利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危房进行功能改造。
- 拆迁重建:对于严重危房,可能需要整体拆除并重新建设。
- 限制使用:对部分危险区域进行封闭,限制人员进入。
五、如何避免成为危房?
- 定期对房屋进行检查和维护。
- 不随意改动房屋结构。
- 注意防范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 在购买二手房时,了解房屋的历史和现状。
总之,危房的存在不仅影响居住安全,还可能带来法律风险。因此,了解危房的定义和判断标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和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