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中重点的句子有哪些】《逍遥游》是庄子《南华经》中的第一篇,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文章通过寓言、比喻和夸张的手法,阐述了“逍遥”的境界,即超越世俗束缚、顺应自然之道的精神自由。在阅读《逍遥游》时,掌握其中的重点句子有助于理解其核心思想。
以下是对《逍遥游》中重点句子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 序号 | 句子原文 | 出处 | 释义与意义 |
| 1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逍遥游》开篇 | 描述鲲鹏的宏大形象,象征一种超越常理的存在,寓意真正的自由需要突破局限。 |
| 2 |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逍遥游》 | 描写鹏的飞翔过程,强调其飞行的壮阔与力量,表现对自由的追求。 |
| 3 |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逍遥游》 | 比喻自然界中微小事物之间的互动,说明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 |
| 4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逍遥游》 | 用比喻说明基础的重要性,没有深厚的基础,无法承载更大的目标。 |
| 5 |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逍遥游》 | 表现不同生命对自由的理解差异,讽刺短视者的狭隘观念。 |
| 6 |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 《逍遥游》 | 说明不同目标所需准备的不同,引出“逍遥”需具备更深远的智慧和能力。 |
| 7 |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 《逍遥游》 | 描述列子乘风而行的轻盈状态,暗示一种相对自由的境界。 |
| 8 |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逍遥游》 | 核心观点之一,指出真正达到逍遥境界的人,不执着于自我、功名和名声。 |
| 9 |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 《逍遥游》 | 强调顺应自然、超脱一切外在条件的绝对自由,是庄子理想中的“逍遥”。 |
| 10 |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 《逍遥游》 | 批评那些只满足于世俗成就的人,认为他们的视野有限,未能达到真正的逍遥。 |
总结:
《逍遥游》中的重点句子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们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庄子关于自由、自然、人生境界的理解。通过这些句子,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庄子的思想精髓,理解“逍遥”不仅是身体上的自由,更是心灵上的超脱与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