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指的是哪座城市】“京口”是中国古代地名,历史悠久,常出现在诗词与历史文献中。它位于今天的江苏省,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和交通要地。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地理位置以及文化意义等方面对“京口”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历史背景
“京口”最早见于《水经注》,为古代长江北岸的重要渡口。在三国时期,孙吴政权曾在此设立军事重镇,后成为南北朝、隋唐及宋元时期的重要城池。尤其在东晋、南朝时期,京口因其战略位置而备受重视。
二、地理位置
京口位于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境内,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北临长江,南接丘陵,是连接江南与江北的重要通道。
三、文化意义
“京口”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诗句,其中“北固山”即在京口附近,诗中描绘了京口一带的壮丽景色。
此外,宋代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也提到京口,抒发了他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追思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四、总结
综上所述,“京口”是古代中国一个重要的地理名称,指代的是今天江苏省镇江市一带。它不仅是军事要地,也是文化和历史的象征。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京口 |
现代对应城市 | 江苏省镇江市 |
地理位置 | 长江北岸,京杭大运河交汇处 |
历史时期 | 三国至宋元时期 |
文化意义 | 诗词中常出现,如王湾、辛弃疾等诗作 |
战略地位 | 兵家必争之地,控制长江与运河交通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京口”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了解京口的由来与变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地理格局与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