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保用品使用管理规定】为规范劳动保护用品(以下简称“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保障员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特制定本《劳保用品使用管理规定》。该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生产、维修、施工等岗位的员工,明确劳保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维护及回收等环节的管理要求。
一、总则
1.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及员工。
2. 管理目标:确保劳保用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有效预防职业病和工伤事故。
3. 责任分工: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统筹管理,各部门负责人协助执行。
二、劳保用品分类及使用规范
根据岗位性质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劳保用品可分为以下几类:
序号 | 劳保用品名称 | 使用场景 | 使用要求 |
1 | 安全帽 | 高处作业、施工场所 | 必须佩戴,定期检查是否破损 |
2 | 防尘口罩 | 粉尘作业环境 | 根据粉尘浓度选择相应等级,及时更换 |
3 | 防护手套 | 机械操作、焊接作业 | 根据作业类型选用耐高温、防割等类型 |
4 | 防护眼镜 | 焊接、切割、化学作业 | 必须佩戴,防止飞溅物伤害眼睛 |
5 | 安全鞋 | 潮湿、硬质地面作业 | 具备防滑、防砸功能 |
6 | 反光背心 | 夜间或低能见度作业 | 必须穿戴,确保可见性 |
7 | 耳塞/耳罩 | 噪音作业环境 | 根据噪音强度选择,避免听力损伤 |
8 | 绝缘手套 | 电气作业 | 必须具备绝缘性能,定期检测 |
三、劳保用品的采购与发放
1. 采购流程:由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实际需求提出采购申请,经审批后统一采购。
2. 发放标准:按岗位类别发放相应劳保用品,确保每人配备齐全。
3. 登记制度:建立员工劳保用品领取台账,记录发放时间、数量及使用情况。
四、使用与维护
1. 正确使用:员工应按照说明书或培训内容正确使用劳保用品。
2. 日常检查:使用前检查是否完好无损,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
3. 定期保养:如防护眼镜、安全帽等需定期清洁、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五、回收与报废
1. 回收机制:员工离职或调岗时,需将未使用完的劳保用品交回仓库。
2. 报废标准:超过使用期限、严重破损或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劳保用品应予以报废处理。
3. 环保处理:报废劳保用品应按照公司环保规定进行分类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六、监督与考核
1. 监督检查: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劳保用品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2. 违规处理:对未按规定佩戴或使用劳保用品的员工,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处罚。
3. 奖惩机制:鼓励员工积极使用劳保用品,对表现突出者给予表彰。
通过严格执行《劳保用品使用管理规定》,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共同推动劳保用品管理制度的落实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