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是寒露还是白露】“露从今夜白”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原句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描绘了秋夜的清冷与思乡之情。而“露从今夜白”中的“白”字,常让人联想到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和“寒露”,因此很多人会问:这句诗说的是“白露”还是“寒露”?
本文将从诗句出处、节气特点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读者厘清这一问题。
一、诗句来源与含义
“露从今夜白”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如下: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因战乱与兄弟失散,借景抒情,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其中“露从今夜白”一句,描写的是秋季夜晚露水凝结的现象,意在渲染秋天的凉意和孤寂氛围。
二、白露与寒露的区别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露从今夜白”指的是哪个节气,我们先来对比“白露”和“寒露”的时间与特征:
节气 | 时间 | 气候特点 | 物候现象 | 诗词常见用法 |
白露 | 9月7日-9日 | 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大 | 露水增多,草木开始转黄 | 常用于描写初秋景象 |
寒露 | 10月7日-9日 | 天气渐冷,北方已见霜 | 露水凝结成霜,秋意更深 | 多用于描写深秋或初冬 |
从时间上看,“白露”在9月,“寒露”在10月。而“露从今夜白”出现在诗句中,结合杜甫写作的时代背景(唐朝),当时“白露”节气通常在9月中旬左右,因此更符合“今夜白”的时间点。
三、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
- “露从今夜白”并非指“寒露”,而是指“白露”节气。
- 该句描述的是秋季初期露水增多、天气转凉的自然现象。
- “白露”节气在农历九月,对应公历约9月7日至9日之间,与诗句中的“今夜”时间较为吻合。
- 从文学角度来看,杜甫选择“白露”作为意象,更贴合其时令与情感基调。
总结
“露从今夜白”出自杜甫《月夜忆舍弟》,描写的是秋季初露时节的景象,应属于“白露”节气。虽然“寒露”也与露水有关,但其时间较晚,且气候更为寒冷,与诗句意境不符。因此,正确答案是:“露从今夜白”指的是“白露”而非“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