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岁感事译文】《己亥岁感事》是唐代诗人曹松所作的一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时局动荡、战乱频仍的感慨与忧思。全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一、
《己亥岁感事》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战争带来的破坏、百姓的苦难以及自然环境的凋敝,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关注和无奈之情。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 江河湖泽之地已成战场,百姓如何能安心耕作? |
临危不惧英雄志,乱世方显忠义徒。 | 面对危难,英雄气概显现;乱世之中,忠义之士更显珍贵。 |
但得千金酬故土,不教三尺葬荒芜。 | 只要能回报故乡,不愿看到土地荒废。 |
谁知百代兴亡事,尽在孤舟一叶途。 | 谁知历代兴衰之事,都寄托在这孤舟一叶的旅程中。 |
三、创作背景简述
“己亥”为干支纪年,指公元879年,当时正值唐末,社会动荡,农民起义不断,战乱频繁。曹松身处乱世,目睹百姓流离失所,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四、艺术特色
1. 语言凝练:诗句简洁有力,情感深沉。
2.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与战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
3. 思想深刻:不仅描写战乱之苦,还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
五、结语
《己亥岁感事》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更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历史见证。它提醒我们珍惜和平,关注民生,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注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