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加偏旁组成新字】“氐”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其本义是指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后来也常作为部首使用。在汉字构造中,“氐”字本身结构简单,但通过添加不同的偏旁,可以形成许多新的汉字。这些新字不仅丰富了汉字的体系,也反映了汉字造字法中的会意、形声等规律。
以下是对“氐”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总结,以表格形式展示:
偏旁 | 新字 | 拼音 | 含义说明 |
木 | 氐(无变化) | dī | 原字,指古代西南民族 |
石 | 磔 | zhé | 古代一种刑具,后引申为严厉 |
艹 | 苻 | fú | 一种植物名,也作姓氏 |
言 | 谪 | zhé | 贬谪,指官员被降职或流放 |
心 | 悌 | tì | 指兄弟和睦,如“悌道” |
月 | 胙 | zhuò | 古代祭祀时分给宗族的肉 |
雨 | 霾 | mái | 天气现象,指空气中有大量尘土 |
辛 | 辛 | xīn | 与原字相同,表示辛辣味或天干之一 |
犬 | 狶 | jù | 古代一种猛兽,也作“麂”的异体字 |
走 | 趄 | jū | 古代一种行走姿态 |
从上表可以看出,“氐”字加不同的偏旁后,可以形成多个具有不同含义的新字,其中有些是常见的汉字,如“谪”、“悌”、“霾”等,而有些则较为生僻,仅见于古籍或特定语境中。
此外,这些新字大多属于形声字或会意字,体现了汉字构形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例如,“悌”字由“心”和“氐”组成,表示心中有敬爱之情,符合会意造字法;“谪”字由“言”和“氐”组成,表示因言获罪,也属形声字。
总之,“氐”字加偏旁组成的汉字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个多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用法,值得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汉字时加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