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毫厘的下一句是什么】“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强调微小的错误或偏差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句话出自《礼记·经解》,原文为:“《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后来演变为我们熟知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这句成语的来源、含义及用法,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与表格展示。
一、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强调的是细节的重要性。在生活、工作或学习中,一个小小的疏忽或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严重的结果。因此,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注重细节,谨慎对待每一个环节。
该成语常用于强调计划、执行或决策过程中必须严谨细致,避免因小失大。它也常被引用在科学研究、工程管理、军事战略等领域,说明精确性与准确性的关键作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全称 |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出处 | 《礼记·经解》 |
原文 |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字面意思 | 在开始时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就会造成极大的错误。 |
引申含义 | 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微小的失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
使用场景 | 科学研究、工程管理、教育、日常生活中提醒人注意细节和严谨性。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强调计划、执行、决策等过程中的精准性和责任感。 |
相关成语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防微杜渐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仅是一句古老的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智慧,提醒我们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都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和严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