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上一】一、
“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原句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通过描绘歌女在秦淮河畔演唱《玉树后庭花》这一历史歌曲,暗指当时社会对国家兴亡的漠视与沉溺于享乐的现象。
“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上一”可以理解为该诗句的前一句或上下文中的相关背景。根据原诗内容,“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上一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以下为相关内容的整理与对比:
二、表格展示
内容项 | 说明 |
原文出处 | 杜牧《泊秦淮》 |
原句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上一句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下一句 | 无直接下一句,但全诗共四句,后续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诗题 | 《泊秦淮》 |
作者 | 杜牧(唐代) |
诗体 | 七言绝句 |
主旨 | 对晚唐社会风气的批判,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
《后庭花》含义 | 指南朝陈后主所作的宫廷歌曲,象征亡国之音 |
“隔江”意义 | 表示距离上的隔阂,暗示听者对现实的冷漠 |
“犹唱”含义 | 即使知道亡国之痛,仍然继续歌唱,表现麻木与无知 |
三、结语
“隔江犹唱后庭花”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的警示。它提醒人们不要沉溺于享乐,而应关注国家命运与社会责任。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古人在文学中寄托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