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是什么意思 立德树人的名词解释】“立德树人”是近年来中国教育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理念,源自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强调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健全人格的人才。这一理念不仅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一、
“立德树人”由“立德”和“树人”两部分组成:
- 立德:指的是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强调个人在思想、行为上的自我修养与提升。
- 树人:意为培养人才,注重通过教育引导个体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立德树人”不仅是一种教育目标,更是一种教育方式,强调将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全面促进学生的道德、智力、体能、审美等多方面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立德为先的核心理念。
二、名词解释表格
项目 | 内容 |
概念 |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基本任务,强调以德育人、以德塑人,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健全人格的人才。 |
来源 | 源自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如《礼记·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含义 | - 立德:树立良好道德品质,强调个人修养与道德自律。 - 树人:培养人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
核心理念 | 教育应以德为先,注重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现实意义 |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实施路径 | - 加强思政课程建设 -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 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 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
教育目标 |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三、结语
“立德树人”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真正实现“以德育人”的教育目标。只有坚持立德树人,才能培养出既有能力又有担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