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一蹴可几出处于哪里

2025-08-10 22:39:24

问题描述:

一蹴可几出处于哪里!时间紧迫,求快速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0 22:39:24

一蹴可几出处于哪里】“一蹴可几”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常被误写为“一蹴可几”,但其正确形式应为“一蹴而就”。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道之不修也,则政事之不治;政事之不治,则民之不和;民之不和,则国家之不宁;国家之不宁,则祸乱之将作。故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一蹴而就”,但后世将其引申为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

然而,很多人在使用时会误写为“一蹴可几”,这其实是错误的用法。那么,“一蹴可几”到底出处于哪里?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一、成语出处与正误辨析

项目 内容
正确成语 一蹴而就
常见误写 一蹴可几
出处 《后汉书·王符传》(引申)
含义 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
错误原因 “可几”是“可及”的误写,且不符合成语结构

二、“一蹴可几”的来源分析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一蹴可几”并非传统成语,也没有明确的历史文献支持其存在。它可能是对“一蹴而就”的误读或误写。其中,“一蹴”意为“一脚踢”,比喻迅速完成;“可几”则是“可以达到”的意思,但这一组合并不符合汉语成语的表达习惯。

“一蹴而就”中的“而就”表示“就成”,即“一下子就能完成”,更符合语义逻辑。因此,“一蹴可几”并不能被视为正式成语,而是现代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表达。

三、常见误用场景

场景 示例
日常交流 “这件事一蹴可几,不用太费力。”
网络用语 “这个项目一蹴可几,大家都很轻松。”
文章写作 “他一蹴可几地完成了任务。”

这些用法虽然在口语中较为常见,但在书面语中应避免使用,以免造成理解上的歧义。

四、总结

“一蹴可几”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其正确的形式应为“一蹴而就”。该成语源自古代文献的引申,并非来源于某一部具体的经典作品。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区分“一蹴而就”与“一蹴可几”的区别,避免因误写而影响表达的准确性。

建议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使用“一蹴而就”,以确保语言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