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概念。它们分别指代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反映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理解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资本家如何通过雇佣劳动获取利润。
一、概念总结
不变资本(C):指的是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如机器、原材料、厂房等)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会改变其价值量,只是将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此,它被称为“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V):指的是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那部分资本。与不变资本不同,可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会通过工人的劳动创造出新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因此,它被称为“可变资本”,因为它的价值会随着劳动过程而发生变化。
二、对比分析
项目 | 不变资本(C) | 可变资本(V) |
定义 |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 | 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资本 |
价值变化 | 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价值 | 通过劳动创造新价值 |
作用 | 转移自身价值到产品中 | 创造新价值,产生剩余价值 |
是否增值 | 不增值 | 增值(通过剩余价值) |
所属类别 | 固定资本 + 流动资本(非劳动力部分) | 流动资本(劳动力部分) |
举例 | 机器、设备、原材料、厂房等 | 工人薪资、奖金等 |
三、总结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马克思对资本结构进行划分的重要工具。不变资本代表的是资本家投入的物质生产条件,而可变资本则是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正是通过工人劳动,可变资本才成为剩余价值的来源。这种区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资本家依靠剥削工人的劳动来实现资本积累。
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这两部分资本共同构成总资本(C + V),但只有可变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理解这一区别对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