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电子器件为】第三代计算机是指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间发展的计算机。这一时期的计算机在技术上有了显著的进步,尤其是在电子元器件的使用上,标志着计算机从早期的电子管和晶体管阶段迈向了更先进、更高效的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主要采用了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IC)作为其核心电子器件。相比前两代计算机使用的电子管和分立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性能,同时降低了功耗和体积,使得计算机更加稳定和可靠。
总结:
第三代计算机的主要电子器件是集成电路。与前两代相比,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推动了计算机向小型化、高速化和普及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技术突破为后来的微型计算机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项目 | 内容 |
计算机代数 | 第三代计算机 |
时间范围 | 1958年—1964年左右 |
主要电子器件 | 集成电路(IC) |
前一代器件 | 晶体管 |
后一代器件 |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
技术特点 | 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成本降低 |
发展意义 | 推动计算机小型化、普及化,为后续微处理器发展奠定基础 |
通过这一代的技术革新,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开始逐步扩展到更多领域,如科研、教育、商业管理等,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