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古诗】《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在战乱中与弟弟失散,夜晚独坐时触景生情,思念亲人,表达了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亲人的牵挂。
《月夜忆舍弟》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思乡诗。诗人通过描写秋夜的寂静与孤寂,抒发了对远方弟弟的思念以及对战乱中家人离散的无奈。诗中“月是故乡明”一句尤为经典,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整首诗语言简练,感情深沉,体现了杜甫诗歌中“沉郁顿挫”的风格。
表格:《月夜忆舍弟》内容解析
| 诗句 | 解析 | 情感表达 |
| 戍鼓断人行 | 战争使得道路上行人断绝,渲染出一种肃杀的氛围 | 孤寂、战乱带来的压抑 |
| 边秋一雁声 | 秋天的边塞传来孤雁的叫声,增添凄凉之感 | 孤独、思乡 |
| 露从今夜白 | 从今晚开始露水变白,暗示节气变化 | 对季节变迁的敏感 |
| 月是故乡明 | 虽然月亮相同,但故乡的月亮更明亮,表达思乡之情 | 思念、怀念 |
| 有弟皆分散 | 弟弟们都已离散,无法团聚 | 忧伤、无奈 |
| 无家问死生 | 没有家可以询问生死,表现出对亲人安危的担忧 | 悲痛、焦虑 |
| 寄书长不达 | 寄信常常无法送达,反映战乱中的通信困难 | 失望、无助 |
| 况乃未休兵 | 更何况战争还没有停止,加深了忧虑 | 忧国、忧民 |
总结:
《月夜忆舍弟》不仅是一首思乡诗,更是一首反映社会动荡、人民苦难的现实主义作品。杜甫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关怀,展现了他在乱世中的家国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