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孔子过泰山侧原文

2025-09-21 23:56:44

问题描述:

孔子过泰山侧原文,快急哭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1 23:56:44

孔子过泰山侧原文】一、文章总结

《孔子过泰山侧》是《礼记·檀弓下》中的一则短文,讲述的是孔子路过泰山时,遇到一位妇人在坟前哭泣。孔子询问其原因,妇人讲述了自己家族几代人都因山中虎患而丧命,尽管官府曾设法驱赶老虎,但始终未能根除。妇人表示宁愿忍受苦难也不愿离开此地,因为“苛政猛于虎”这一句经典之语,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痛苦。

该文虽短,却寓意深远,反映了儒家对仁政、德治的追求,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通过孔子与妇人的对话,表达了对暴政的批判和对仁爱之心的呼唤。

二、原文及注释

内容 解释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孔子经过泰山旁边,看到一个妇人在坟墓前悲伤地哭泣。
夫子问曰:“何为者?” 孔子问她:“你为什么这么悲伤?”
曰:“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妇人回答:“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也死了。”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 孔子说:“那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曰:“无苛政也。” 妇人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政令。”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说:“你们要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可怕。”

三、思想内涵分析

方面 内容
主题思想 批判苛政,强调仁政的重要性。
人物形象 孔子:关心民生,体察民情;妇人:悲惨遭遇,忍辱负重。
语言风格 简洁明了,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现实意义 对现代社会仍有警示作用,提醒政府应以人为本,减少压迫。

四、延伸思考

《孔子过泰山侧》虽然是一则小故事,但它所传达的思想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虽然不再有“虎患”,但“苛政”的形式已经改变,可能表现为不公平的制度、不合理的政策或对弱势群体的忽视。孔子的这句话提醒我们,真正的治理应以民为本,关注百姓的生存与发展,而非只追求表面的秩序与效率。

结语:

《孔子过泰山侧》虽篇幅短小,但内容深刻,体现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它不仅是古代政治哲学的体现,更是对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启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