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六盘山全诗意思】《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于1935年长征途中所作的一首词,描绘了红军翻越六盘山时的壮丽景象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词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展现了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一、全诗原文:
> 天高云淡,
> 望断南飞雁。
> 不到长城非好汉,
> 屈指行程二万。
> 六盘山上高峰,
> 红旗漫卷西风。
> 今日长缨在手,
> 何时缚住苍龙?
二、逐句解释与总结
句子 | 解释 | 含义总结 |
天高云淡 | 天空辽阔,云朵稀疏 | 描写自然景色,营造出开阔的氛围 |
望断南飞雁 | 目送南飞的大雁,直到看不见 | 表达对远方的思念或对未来的展望 |
不到长城非好汉 | 没有到达长城就不是真正的英雄 | 强调坚持到底、完成使命的重要性 |
屈指行程二万 | 计算长征路程为两万里 | 突出长征的艰难与伟大 |
六盘山上高峰 | 六盘山上的高山 | 再次点明地点,突出地形险峻 |
红旗漫卷西风 | 红色旗帜在西风中飘扬 | 象征红军的胜利与革命的高涨 |
今日长缨在手 | 现在我手中握有长缨(象征武器) | 表示掌握主动权,具备战斗能力 |
何时缚住苍龙? | 什么时候才能制服那条恶龙? | 借喻消灭敌人,实现革命目标 |
三、整体含义总结
《清平乐·六盘山》通过描写红军翻越六盘山时的壮丽景象,表达了革命者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全词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革命历程的回顾,更蕴含着对未来胜利的期盼。它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更是一首激励人心的革命战歌。
四、思想内涵
- 革命理想:体现了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 历史意义:反映了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艰苦与辉煌。
- 艺术特色:语言凝练、意象鲜明,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五、结语
《清平乐·六盘山》不仅是毛泽东诗词中的佳作,更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远的思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勇敢前行。